把员工带向幸福,是领导者的首要能力
首先,稻盛和夫的哲学到底说了什么?
问:稻盛的哲学强调“利他主义”。稻盛和夫先生也非常重视员工的幸福。中国企业应该如何理解这种利他的管理哲学?
曹玉刚:中国企业现在面临着一个困境:一方面,企业家开始认识到提高员工幸福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们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遇到了困难。
这种困境与商业逻辑有关。
中国企业的商业逻辑基本上来自西方。
西方社会学和管理学谈论契约关系,这种关系基于博弈论,并且都基于力量。
在政治治理层面,博弈表明三权分立,相互牵制。在社会生活层面,游戏是通过诉讼解决纠纷。在企业管理层面,博弈表现为管理层和工会之间的对立,通过企业内部的多重对抗和制衡来寻求平衡。
因此,西方企业不会主动追求员工的幸福,因为企业家和员工是契约关系。西方企业家会对员工说,你的幸福是你自己的事。我付钱给你工作,我不会干涉你的隐私。
但是日本不同。
日本企业按照自己独特的商业逻辑运作。
日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将为企业带来一种血缘关系(家族关系)。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企业一般都是长期雇佣,资历深,注重资历(从儒家等级制度来看)和员工的忠诚度相对较高。
中国企业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因此中国企业家很容易很快认同这一概念。甚至,许多企业已经直接将他们的经营理念转变为与京瓷相似的经营理念。
但问题是具体的措施并没有达到目的。例如,他们明确认为企业应该追求员工的幸福,但在人事制度和考核制度的建设和运行中,他们仍然以老板为中心,追求经营者自身的利益。
这意味着操作者的潜意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并且没有改变。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潜意识是决定行为的主要因素。
在主观层面上,中国企业很容易认同概念,但在现实中,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企业目前的商业逻辑主要是向西方学习(虽然参考了一些日本的概念和方法,但仍然是更多的西方逻辑)。从一开始,中国企业就是按照西方个人主义的逻辑建立起来的,企业的运作模式也是以西方个人主义为参照模板的。因此,意识的改变需要时间,需要遵循步骤和规则。
由于东方哲学缺乏逻辑讨论,企业的使命是去东方,但过程和制度是去西方,言行不一。
使命、愿景、价值观等。与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系统、过程、工具和方法相关联。后者都在为前线服务。
问:如果企业缺乏方法论,企业和员工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冲突?
曹玉刚:我见过一些客户,发现他们的企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你甚至无法想象。例如,销售骨干在外面秘密成立了一家公司,以制造飞行订单。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中国人非常有进取心,如果企业不为员工寻求幸福,员工就会找到自己寻求幸福的方式。
有些员工会利用企业平台做出大量短期行为,伤害企业和自己。这是企业发展方向与员工发展方向不同造成的双重损失的结果。
稻盛和夫先生的哲学带来了一种新的思想逻辑和一种新的商业文明。(注:稻盛和夫的哲学相当于京瓷的哲学、利他哲学和利他思维)
现存的商业文明所建立的基本逻辑叫做自利和人类。
目前,中国的商业体系和西方的整个经济基础都是自私和以人为中心的:首先,我们必须确保每个人都是自私的,然后通过社会结构的设计和相互制衡,人们可以在造福自己的同时为他人做出贡献。
稻盛和夫先生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逻辑,他做得很好。这种逻辑是利他和自私的。
利他自利是颠倒自利和人类之间的因果关系,把利他主义放在第一位,利己主义放在第二位。
当然,西方的思维逻辑也非常有用和有建设性。整个现代文明都是建立在这一逻辑之上的,包括西方的社会制度设计、经济制度设计和企业管理制度设计。因此,西方更多地谈论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防止他们做坏事,尽可能地限制人的下限,而稻盛和夫的哲学更注重提高人的上限。
西方体系是由多重对立平衡的。例如,在企业管理中,管理层和工会会有斗争,即劳资双方的博弈,而且管理层也有斗争,内部摩擦非常大。
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时雅典城邦有80,000名公民。他们都有公民权利、投票权,并享有所谓的民主,但他们需要20多万名奴隶为自己服务,而奴隶没有任何公民权利。
因此,这种多元对抗体系需要依赖大量外源性投入来支撑自身,其内生力量相对较弱。然而,稻盛和夫的利他自利依赖于内部力量,通过多重协调实现平衡。
换句话说,劳动力和资本并不对立。双方都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工作,那就是实现所有员工的幸福。
在稻盛和夫先生的公司里,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工具和方法都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是让每一位员工实践利他哲学,并按照利他哲学的理念面对工作和生活。
基于利他主义哲学的体系内部摩擦很小,更容易团结人们的力量。
在东方国家,从文化土壤的角度来看,中国更适合这一套思维逻辑,所以许多中国企业都非常接受稻盛和夫的哲学。
中国企业缺乏的是实践能力。因此,中国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是否接受这种思维逻辑,而是如何实施。
稻盛和夫的哲学到底说了什么?事实上,它是思维逻辑(思维模式)的上升维度,从“利己与人”的思维模式到“利他与利己”的思维模式。
稻盛和夫先生在变形虫的管理和稻盛和夫的哲学之间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变形虫的组织形式、组织方法和组织能力与稻盛和夫的哲学密切相关。因此,变形虫组织的引入可以迅速提高它的性能。
稻盛和夫先生说,我确信,不管是哪种企业,只要它能引进阿米巴管理并使其正常工作,它就能像JAL 空一样迅速地改进其业绩。
JAL 空改善其性能的速度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人类操作史上的一个奇迹。
事实上,人类文明的进步是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断进步。因此,思维方式的改变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变化。
从表面上看,稻盛和夫先生的方法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但方法背后的哲学取向是不同的。
西方的方法都指向私利。企业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员工的生产率,以利于管理者或管理层。
东方是不同的。稻盛和夫也在努力提高生产率,他首先考虑的是——这是正确的事情吗?这对员工真的有好处吗?我如何让员工在积极的状态下提高生产力?我如何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基于利他的创造力,而不是贪婪的创造力)?
这样,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也很满意,会觉得工作就是为自己创造幸福,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会一致。
当然,实现这种思维逻辑需要更高层次的领导。领导者应该慢慢放下他们自己考虑的想法。
很奇怪的是,当你放下它的时候,所有你一开始想要的东西和你拼命追求却找不到的东西都很快涌入你的脑海——业绩的快速增长、员工凝聚力的增强和企业发展速度的提高。这些是我亲眼看到的东西。
问: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曹玉刚:我们做了一个案例研究。广西有一家25年历史的牙科诊所和几个分支机构,年利润最高可达600万元。
2018年5月,当老板发现我们时,他已经不知所措了。企业的内部管理一团糟。由于是家族企业,企业中存在家族冲突。他苦于找不到好的管理方法,他的个人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
老板挣扎了半辈子才能够真正做点什么,但达到这个水平并不容易。结果,由于管理问题,每个人都不开心。
后来,他开始读稻盛和夫先生的书。在保持良好心态的同时,他通过研究稻盛和夫的哲学发展了自己的信仰。
我的合伙人帮助他的企业引进阿米巴管理。从一开始,他就明确了自己的新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即实现所有员工的幸福。随后,对组织结构、战略、体系、流程和方法进行了重新梳理。这个系统的定位必须符合实现所有员工幸福的目标。
每次设计一个机制时,老板都要问自己,它是否能让所有员工都开心。
因此,当老板下定决心要改变旧的不良制度时,这也意味着他已经向前迈出了一步,开始真正寻求所有员工的幸福。
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实现成长和发展,就必须获得顾客的满意,因为钱是从顾客那里赚来的,任何短期行为都会导致顾客的大量流失。
自2018年5月阿米巴原虫引入后不到8个月,口腔诊所创造了25年来的最高利润,近1300万元。
2019年,我们先后为他的企业引进了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企业利润超过2000万元。通过这三个阶段,我们把他的企业放在了正确的轨道上——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
以前在他的诊所里,许多医生已经离开了他们的工作,工作人员在他们的心里浮动。他们渴望早点下班,不想呆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现在,许多离开工作岗位的医生都回来了,离职率降到了零,医生的报酬确实不低于任何人的工作努力,顾客满意度也很高。
老板带头工作,并承诺给每个人各种福利基金。雇员的收入也迅速增加。甚至有些员工在怀孕或生病时也不休息。他们自发地在“996”中工作。
不久前,每个人都在争论996。在稻盛和夫的哲学中,老板要求员工996是愚蠢的,因为如果老板没有要求,员工本可以做得很好。
稻盛和夫先生从不提倡公司里无意义的加班。真正的加班是创造价值的加班。如果员工在公司,但他的心不在,他就不能创造价值,也不能在加班时浪费水和电。要求他加班有什么用?
最后,通过方法论的改变,我们需要企业家接受利他主义哲学的价值。换句话说,企业不是为个体经营者而存在,而是为所有员工而存在。
个体经营者是一个特殊的员工,追求所有员工的幸福,当然也包括经营者自己的幸福。
此外,当管理者接受利他主义哲学时,方法论也会跟上它,所以即使你不刻意竞争,你仍然可以对竞争对手进行降维打击。
因为你的思维逻辑提高了,你的企业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客户会离你更近,人才会离你更近,资金会离你更近,各种资源也会离你更近。
管理者应该意识到他们也很自私。然而,当你带头进行自我反省时,你可以激励每个人进行反思,并极大地改善企业内部的关系。
事实上,接受利他主义哲学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人际关系的变化。因为思维方式改变后,它会一直跟着你。你可以在企业里做,也可以在家里做。
从利己主义思维模式到利他主义思维模式,这需要一个过程。起初,你可能很自私,不得不做一些对他不利的事情。然而,当你在利他的过程中感受到利他的快乐时,你就会变得无私。随后,家庭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收入也增加了,企业中的人际关系也有所改善。
一旦你进入利他主义思维模式,你会发现利他主义符合商业规则。
整个商业社会的基本逻辑是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在商业社会,如果你想获得物质回报,你必须为你的顾客创造一种价值感。
因为许多人都在被动地为他们的顾客创造价值——想着“我不想为别人创造价值”、“我太懒了”、“我只想为自己创造价值”、“我觉得太麻烦了,但是没有办法,我必须创造价值”,这些人的活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
如果一个人积极地为他人创造价值,他的活力会很强,他周围的气氛会突然改变。
稻盛和夫先生反复讨论了一个问题--人的本质是什么?西方认为人性是恶的,而东方认为人性是善的,稻盛和夫先生也认为人性是善的:
他认为人性中有本能和欲望,但更基本的层面是真正的自我,这是好的。善能帮助人们克服本能和欲望。
第二,所有的商业问题最终都是人们的问题。
问:为了给员工更多的钱和福利,这样的老板是“利他”的吗?
曹玉刚: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如果这三种观点不正确,企业将很快倒闭。
老板当然必须满足员工合法的物质需求,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必须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以正确的方式增加收入。但是精神需求也必须同时发展。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没有错,但是老板不能人为地刺激员工的欲望。
欲望也能带来力量,但这种力量是短暂的。当风向有利时,欲望可以帮助你努力工作,但是当你遇到障碍时,人们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就会发挥作用,这时,欲望的驱动力就会下降。
因此,你很难用你的愿望克服许多困难,但这是你用利他精神克服许多困难的正确方法。这一定是精神变化造成的,而不是物质刺激。
坦率地说,自私的根源在于自己。如果企业家自私,员工自私,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企业家创办自己的企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智力、营销技能或技术技能。然而,为了使一个企业正常运转,长期发展,并保持一个持久的基础,它取决于想法和想法,而不是一些新产品和新方法。
日本有超过25000家百年企业,因为日本企业的整体思维模式是长期的。只要中国企业进入这种良性循环,许多问题就不会成为问题。
以前,一位客户问我,当员工背着我创办公司时,我应该怎么做?
我说过这个问题不能在现象层面上解决。运用稻盛和夫的哲学必须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并且从员工内心的层面解决问题。
现在《心:稻盛和夫的一封信》这本书出版了。稻盛和夫先生认为商业运作中的所有问题最终都是内心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它们都是现象世界中的问题,所以它们会按葫芦使瓢浮起来。如果一个人不改变他的心,只解决现象的问题,那么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就会被解决,甚至会带来许多其他的问题。
因此,稻盛和夫先生管理任何企业都是一样的。首先,他强调领导者应该如何做人,然后他谈到企业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荣誉感(价值观)以及他们应该如何落地。这些目标确定后,企业发展、产品创新、管理改进和降低不良率的目标都已实现。员工在外面飞机票是不存在的。
让员工看到未来,让员工在企业中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不会偷偷摸摸地做事。事实上,员工心里也很痛苦。他们与企业争夺利润,利用企业的资源。显然,老板非常信任自己。
当老板把自己付诸实践,把员工从自我利益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员工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就会大大提高。
第三,如果人类接受利他主义哲学,它将开启一个新的文明。
问:有一个问题是,稻盛和夫先生今天的成功是不是过分夸大了他的主观意识,而忽视了客观因素对他成功的帮助。
曹玉刚:这样想的人不了解稻盛和夫的哲学框架。当1898年改革运动发生时,一些人把西方科学技术称为“取悦女性的奇怪技术和诡计”。这类似于现在许多人对稻盛和夫哲学的误解。
他们不理解稻盛和夫哲学的内在逻辑,盲目地认为稻盛和夫的哲学只不过是他成功后的一种夸耀。他们认为稻盛和夫的成功是偶然的,但事实上完全不同。
稻盛和夫先生在创建第二电力公司时就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他说,作为一个门外汉,我创立了第二电力公司。我想降低所有公民的通信成本,提高所有公民的生活质量。为了什么我要做什么?作为一个门外汉,如果我能挥舞指挥的旗帜,最终带领每个人走向成功,那么我就能证明利他主义哲学的力量。
此前,在京瓷内部,许多技术人员也不了解稻盛和夫的哲学。技术人员对稻盛和夫先生说,你说的那些都是现成的话。你不是依赖我们在研发方面的努力吗?
事实上,这些技术人员在研发方面非常努力,因为他们受到了公司文化的影响,但很难证明这一点。
稻盛和夫先生觉得他无法说服他们,所以他决定从零开始新的业务,并以门外汉的身份面对新的挑战。他不想要任何股份,也不想要任何个人利益。他只是想证明利他主义哲学的力量。结果,稻盛和夫先生成功地创建了第二电子电视大学。
这对于拯救JAL来说尤其如此。在整个人类管理史上,你永远找不到像JAL这样的案例。JAL,这样一个可怕的企业,遭受了历史上最大的损失,濒临破产,公众舆论心情不好。结果,稻盛和夫只用了四个月就把JAL变成了利润,不仅重建了JAL,还创造了世界航空业最高的利润0+。
这是人类管理史上的奇迹。其成功的根源在于思维逻辑的推广。
稻盛和夫先生对人性的见解极其深刻。他的整个体系和哲学都基于他对人性的洞察,这也是JAL复兴的根本原因之一。
*文章是作者的独立观点,不代表记笔记者的观点。